了解胃的功能
我們必須從體外通過食物攝取大部分為身體提供能量和構建身體所需的物質。
通過對食物進行消化、分解,並將其以營養素的形式吸收到體內,從而維持生命活動。
在參與這些消化和吸收的器官中,胃在消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什麼是消化系統?
享受飲食是人生中的一大樂趣之一。
我們每天通過飲食攝取水分和各種營養素,並吸收這些養分以供應能量和維持身體運作。
然而,大部分從口中攝入的食物並不能直接被吸收。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需要先在口腔中通過咀嚼變小,然後在胃和小腸中被消化,分解成足以被身體吸收的小分子,這些營養物質主要在小腸中被吸收。
未被吸收的殘渣會被送到大腸,在那裡調節水分含量後,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將食物攝入體內、進行消化吸收並最終排洩出去的這條通路,被稱為「消化道」。
通過咀嚼使食物變小,再經過胃、十二指腸等部位分泌的「消化液」的作用,食物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形態。
這一系列的功能由「消化器官」負責完成。
消化道是一根貫通的管道,成人的長度大約有9米。
從食物進入體內到殘渣作為糞便排出,需要一個過程!
胃是什麼樣子的?
胃的形狀很像字母表中的字母 J。
胃又稱為「胃袋」,是由肌肉組成的袋狀器官。
饑餓時,胃是扁平鬆弛的,但當食物送進時,胃壁會像氣球一樣伸展膨脹。
成人的胃容量為 1.5-2 公升。
胃內食物的通過是由胃的入口(胃門)和出口(幽門)的結合處所控制。
當食物進入時,交界處會關閉,防止食物流回食道,而幽門則會將食物一點一滴送入十二指腸,防止食物一下子流出。
這種結構可讓食物暫時儲存在胃中,同時在胃部肌肉的蠕動下與胃液混合,攪拌至成粥狀。
胃的功能
胃的主要功能是透過胃液和胃蠕動進行消化。
胃液參與食物的消化,含有 pH 值為 1-2 的強烈胃酸和消化酵酶。
胃液並非經常分泌。
看到或聞到美味的食物,或食物實際進入胃部,都會刺激胃液分泌,然後用於消化食物。
胃部也有三層肌肉,可以伸展和收縮來進行蠕動,攪動食物和胃液。
此外,除了消化之外,胃也扮演食物倉庫的角色。
正是由於胃的儲藏作用,我們才能在兩餐之間等待。
胃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能將隨食物進入人體的病菌殺菌,防止病菌被帶入體內,並能調節冷熱食物的溫度,避免食物直接進入腸道。
什么是胃黏膜?
胃黏膜是覆蓋在胃內壁的一層黏膜組織。
如上圖所示,胃黏膜由黏膜上皮、黏膜本身,以及支撐它的黏膜肌板構成。
胃黏膜具有兩大主要功能:一是分泌消化食物的胃液,二是分泌保護胃部的胃黏液。
胃液是一種由胃酸和消化酶等組成的消化液。每次進食時,胃會分泌大約0.5~0.7升的胃液,而一天的總分泌量高達1.5~2.5升。不過,由於胃酸的酸性非常強,pH值僅為1~2,如果分泌過多,可能會刺激並損傷胃黏膜。
胃黏液呈果凍狀,厚度約為0.5~2.5毫米,像一層面紗覆蓋在胃黏膜表面。這層黏液既能讓胃中的食物順暢移動,又能保護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的酶)的侵害。
此外,胃黏膜具有極強的再生能力。即使胃酸導致胃黏膜受損,只要胃黏膜的血流正常,受損部位也能很快修復。
隨著年齡增長,
胃粘膜會變「薄」
「年輕時吃這些飯量沒問題,最近卻覺得太多吃不完。」
「吃天婦羅、烤肉等油膩的食物後,總感覺胃裡不舒服。」
這些或許是許多中老年人都會經歷的情況。隨著年齡增長,胃黏膜萎縮的同時,胃酸分泌和胃的蠕動功能也逐漸減弱。因此,年輕時能夠輕鬆應對的「喝太多」「吃太多」「睡眠不足」或「壓力」等對胃部造成負擔的情況,如今卻難以適應,從而反覆出現「胃脹」等各種胃部不適症狀。
從中年開始,人們會逐漸感受到胃及其他消化器官功能的衰退,進入老年後,這種變化會更加明顯。
請看上方的圖表:
通常情況下,20多歲時胃黏膜的厚度大約為1.3毫米,而到了70多歲時,厚度會減至1.0毫米以下。如果將20多歲的厚度視為100%,那麼70多歲的厚度約為76%。
此外,雖然覆蓋黏膜表面的上皮部分(腺窩上皮)的厚度幾乎不受年齡影響,但胃黏膜功能的主要承擔部分——胃腺(固有胃腺)的厚度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薄。
這種胃黏膜的變化被稱為「萎縮性胃炎」。
當胃黏膜變薄時,胃腺(固有胃腺)的數量減少,導致其分泌的胃液和胃黏液也隨之減少。這正是加齡引起消化器官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什麼導致胃的問題?
胃透過分泌胃酸來促進消化,同時也產生黏液保護胃壁。然而,有時胃酸過強也會造成傷害,當黏液分泌減少或胃酸分泌過多時,胃黏膜會因胃酸的刺激而受到損傷。
換句話說,胃酸是攻擊因素,而黏液和黏膜血流是防禦因素。胃的功能維持在這些機制帶來的微妙平衡,但當這種平衡被破壞時,就會出現胃炎、胃潰等各種問題。
破壞平衡的因素包括人們經常談論的幽門螺旋菌、過度壓力、酗酒和吸菸。
破壞平衡的因素
幽門螺旋桿菌
一種螺旋形細菌。這種細菌有一種稠為脲酶的酵素,可以產生氨。透過氨的鹼性中和周圍的鹽酸(胃酸),可以在胃中生存。幽門螺旋菌釋放的毒素和產生的氨會刺胃。據認為是在兒童時期,免疫系统未成熟時容易感染。
過度壓力
當有壓力時,身體會產生抗壓力激素來幫助緩解壓力。抗壓力激素會增加血液中的糖含量,使全身細胞更容易產生能量,同時會削弱胃黏膜的保護功能。
酗酒
高濃度的酒精會直接刺激胃黏膜。此外酒精在胃中的濃度會影響胃酸分泌的多寡,雖因人而異,當酒精濃度超過8%時會使胃酸分泌增加,而酒精濃度超過32%時会抑制胃酸分泌及抑制胃蠕動,導致胃部沉重。
吸菸
吸菸會造成黏膜的血液循環不良,抑制黏液分泌並降低胃的防禦能力,使其相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蝕。
胃粘膜炎症引起的疼痛
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很多,但由於胃黏膜炎症導致的胃痛具有一些特徵。你是否曾感到過「隱隱作痛」或「疼痛」呢?
這些胃痛的原因大多被認為是胃酸引起的。
胃酸是一種pH值為1~2的強酸,其酸性甚至能夠溶解鋅等金屬。當因為壓力或暴飲暴食等原因導致胃酸分泌增多,或胃功能減弱導致胃黏液分泌減少時,胃黏膜可能無法抵擋胃酸的強烈作用,從而引發炎症。炎症發生後,會產生一種引起疼痛的物質,這種物質刺激了感覺神經,最終被感知為疼痛。
其它胃腸道問題
相關產品
依目的 • 用途 選擇不同的類型